2019年3月21日星期四
怎樣改善小兒的睡眠質量?
1。營造良好睡眠環境
臥室應保證空氣新五味子鮮,溫度適宜,環境安靜,光線要暗,盡量不開燈,如果睡前要開小夜燈,應在孩子睡後關閉。不要在臥室放置電視、電腦、游戲機等,這些設備發出的光線會導致孩子體內的褪黑素分泌減少,褪黑素是一種助眠激素。孩子的睡衣以舒適、吸汗質地為宜。
應逐漸調整孩子的睡床環境,建議同屋不同床,隨年齡增長,有條件的家庭宜讓孩子單獨一個房間睡。
2。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
從3-5月起,孩子的睡眠逐漸規律,應固定孩子日常的作息時間,晚餐時間不要過晚,入睡時間不宜晚於21:00。家長要做好引導,不要一味依著孩子,有的孩子玩到11點仍不想睡覺,家長陪著玩,早上8點多才能睡醒,長此以往,不僅影響生長發育,還會影響注意力、記憶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。晚上入睡前要保證至少4小時清醒時間,不要將午睡安排的太遲,最晚在下午3點前起床。節假日也應保持固定、規律的睡眠作息,准時上床、起床。孩改善睡眠品質子的作息習慣一旦養成要常年堅持,不要隨意變動。
3。安排適宜的睡前活動
孩子晚飯過後可以進行適宜的睡前活動,應以安靜的活動為主,比如看書、聽音樂、講故事等,以3-4項活動為宜。避免劇烈運動、過度嬉鬧,或讓孩子看驚奇增強體力、緊張的電視節目,導致孩子興奮性過高,難以平靜或夜間頻繁夜醒。活動內容每天基本保持一致,有序進行,總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,活動結束時,要讓孩子處於安靜的狀態。
4。培養獨自入睡的能力
家長應在孩子瞌睡但未睡著時放在小床單獨入睡,注意將喂奶、進食與睡眠分開,幫助孩子學會獨自入睡,不要依賴拍背、搖晃或喂奶等方式讓孩子入睡。拍背、搖晃等安撫措施,會增加孩子夜醒後再次入睡的困難。如果孩子哭鬧,家長先耐心等候1-2分鐘,再進房間短暫待在孩子身邊幾分鐘,適當安撫後再離開,重新等候,並逐步延長等候的時間。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